異地搬遷政策(宅基地異地搬遷政策 )
發布時間:2022-10-22 瀏覽:次
國家對于農村宅基地的管控是越來越嚴格和規范,但隨著城鎮化建設不斷加速發展。為了避免現在一戶多宅的問題出現,將有利于土地資源合理調整、確權工作順利開展。同時,國家也正在大力推動宅基地的流轉及退出機制,鼓勵農民進行自主權益的分配。那么異地搬遷政策是怎樣的呢?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。
異地搬遷政策
1.宅基地申請程序
(1)由申請人向當地村委會提供相關證明材料,村委會應當召開村委會議或者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審議,并張榜公布初定選址意見。
(2)公示無異議后,上報給鄉鎮國土所進行初審,符合條件且上報縣(市)國土資源局驗收。
(3)縣(市)國土資源局對用地界線、面積等情況進行復核,若存在爭議要處置或進行司法裁決。
(4)待審查完畢之后,將對擬用地位置、用途等內容進行再次調整,具體如下:
①新增宅基地的標準:根據《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》第六十二條的規定,原則上凡是未通過復核的,不予批準;需重新使用舊宅基地的,須按照《山區縣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允許使用宅基地審批手續》執行:
①已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的,應當依法足額安排被拆遷房屋住戶。
②原住宅因災害損毀必須重新翻建的,應當依照本辦法第四十四條、五十五條的規定繳納臨時安置費;其他住宅因疫情、臺風等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可以優先安排居住。
③其它符合相關條件的情形可以優先安排安排使用宅基地的,方可優先獲得批準。
(5)宅基地的數量、面積超標的,在確認已實際交易的面積時,應當計算各類總面積,超出部分按照實際使用面積進行返還,不列入宅基地使用計劃的,視為超占。
(6)宅基地的面積超出20平米以下的部分,不計算宅基地面積。
2.異地搬遷補助標準
(1)每個地區的標準價格不同,所以具體的金額也會略有差異,以當地的最低標準來計算的。比如貴州省規定,異地將采取按戶計津貼的形式,對搬遷的村民給予獎勵性補助。
(2)每年搬遷的村民可領取到5000元左右的搬遷補助,這種補助標準只針對貧困殘疾人家庭,并且只能領取到1000元的臨時安置補助。
異地搬遷的農民宅基地如何確定
1、宅基地權屬確認與界限
(1)農村宅基地權屬首先必須確定,宅基地的位置、面積等都應當確認合法,只有這樣才可以確定權屬,不存在糾紛。
(2)農村宅基地的面積應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,若未超過宅基地的面積,則應當取得合法的產權證,如果超過的話,應該繳納一定的稅費,這是為了避免浪費。
(3)宅基地權屬的確認主要是針對宅基地,若是農村宅基地權屬不明確,那么也不宜隨意確認宅基地的權屬,這種情況下,肯定屬于無效的。
2、宅基地的面積使用權確認與界限
(1)宅基地權屬明確之后,便可確認使用的用途,若宅基地權屬清晰無爭議,可憑借產權證去申請使用權,待調查結束后,頒發宅基地使用權證書。
(2)宅基地使用權確認完畢之后,再進行確權登記,領取宅基地使用權證書,即使沒有權屬爭議,也可憑證參考宅基地證書,直接進行確定使用權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